2022屆上海市徐匯區高三二模語文試卷及答案
2022-05-17 14:582022學年第二學期徐匯區學習能力診斷卷
高三語文試卷
(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
一、積累運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___________,檐牙高啄;各抱地勢,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宮賦》)
(2)《鄉土中國·禮治秩序》篇引用了《_______》中顏淵與孔子關于“仁”的問答,孔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來強調服禮要有主動性。
2.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選擇。(3分)
孔子喜歡“剛毅木訥”性格的人,但“剛毅”與“木訥”二者兼有卻不容易?!都t樓夢》中的甲______十分木訥,可是剛毅全無,成了賈府第一懦弱者;而乙______則剛毅有余而木訥不足,她是興利除弊的干才,但性情中缺少一點必要的“渾沌”:丙______貌似剛毅木訥,可她的木訥不是憨厚而是冷漠。賈府中真正能稱得上剛毅木訥者的,只有寶玉一人。……
①他不入國賊祿鬼之流的信念植根于心底,從未動搖
②這種憨厚似的剛毅不是形剛而是神剛
③但因為形態太柔,常被人誤解,以為他是個弱者
④他木訥得被人稱作呆子,自始至終不失憨厚
(1)填入上段文字空格處的人名對應正確的一項是( )。(1分)
A.甲——迎春;乙——寶釵;丙——惜春
B.甲——惜春;乙——探春;丙——迎春
C.甲——迎春;乙——探春;丙——惜春
D.甲——惜春;乙——寶釵;丙——迎春
(2)將下面編號的語句依次填入語段省略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 )。(2分)
A.①③④② B.④②③① C.④②①③ D.①②③④
3.光啟中學文學社擬在世界讀書日舉辦讀書推介活動。小徐同學草擬了推介發言稿,發言稿中的畫線處表達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
各位老師、同學,大家好。我推薦的這本書是《中國人的自覺——費孝通傳》。這本書用紀錄片式的文字將費孝通先生的求學和治學經歷娓娓道來[甲],敘述了賈先生在祖國大地上“行行重行行[乙]”探索鄉土社會轉型、農民致富的軌跡,啟迪我們如何做一個知行合一的中國人。
感謝各位聆聽[丙]。言辭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提出一得之見[丁]。
A.甲處 B.乙處 C.丙處 D.丁處
二、閱讀 70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第4—8題。(15分)
哲學是什么
趙鑫珊
①我總是喜歡從廣義的角度去談論哲學,理解哲學。那么,哲學是什么呢?
②在眾多個定義中,除馬克思外,我比較喜歡兩個人下的定義。愛因斯坦說:“如果把哲學理解為在最普遍和最廣泛的形式中對知識的追求,那么,哲學顯然就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之母。而科學的各個領域對那些研究哲學的學者們也發生了強烈的影響,并且還強烈地影響著每一代的哲學思想。”我之所以喜歡這個定義,是因為它使哲學同全部科學研究發生了密切的聯系:科學研究得到了哲學智慧的啟迪,科學研究成果又成了哲學推廣的必要基礎和背景。
③另一個絕妙的定義是18世紀德國著名浪漫派詩人諾瓦利斯下的:“哲學就是懷著一種鄉愁的沖動到處去尋找家園。”這個不同凡響的定義,宛如一道劈開茫茫夜空的閃電,驟然照亮了我的內心。我想起了蘇東坡讀到《莊子》一書時所發出的感慨:“吾昔有見,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
④諾瓦利斯這個定義之所以能扣響我的心弦,是因為它把哲學同全部文學藝術創作緊密地聯系起來;把科學語言說不清、道不明的那些朦朧的情緒統統網羅進了哲學活動的范圍。比如,作為一種哲學,宗教的探求就充滿了一種朦朧的情緒;音樂、繪畫和詩歌之妙也在于表現這種朦朧的情緒。從哲學角度看,這些情緒皆可歸結到綿綿不絕的鄉愁和尋找自己家園的沖動。
⑤這里所說的家園,并不是指某國某地那樣具體的家園,而是指精神的家園,哲學意義上的家園,心靈的家園,猶如唐詩所云:“_________,_________。”
⑥現代人整天龜縮在鋼筋混凝土制成的“火柴盒”里,走在比肩接踵的柏油馬路上,呼吸著被污染的混濁空氣,聽著各種機器的嘈雜轟鳴……有一天,你的內心深處會突然泛起一股莫名的情緒,似一縷鄉愁猛地襲來,你恨不得馬上跑到荒野僻靜處,在荷花池塘邊坐下;光著腳,躺在綠草地上,聞泥土的氣息,聽蛙聲一片,看星星閃爍在天邊,發誓要去尋找生命的根,渴望著歸真返璞……
⑦這種情緒,就是尋找家園的沖動,就是本來意義上的哲學活動。它在全球生態危機的今天,顯得尤其迫切,尤其使人心灼。
⑧哲學活動的本質,原就是精神還鄉?;蛘邠Q言之,凡是懷著一種鄉愁的沖動,到處尋找精神家園的活動,皆可稱之為哲學。于是,科學、藝術創造活動都可以看成是一種哲學活動。我以為,這便是諾瓦利斯定義的深刻性和豐富性。
⑨愛因斯坦的一生中便深感人生的孤寂和“無家可歸”的苦悶。在《我的世界觀》一文中,50歲的愛因斯坦吐露了這種莫可名狀的情緒:“我實在是一個‘孤獨的旅客',我從來就沒有全心全意地屬于一塊土地或一個國家,屬于我的朋友甚至我的家庭。在所有這些關系面前,我從未失去一種疏離感和保持孤獨的需要,而且這種感受正與日俱增。”
⑩在這位偉大科學家的內心深處,居然有這么深沉的非理性主義的情緒,真是不可思議!它說明人們尋找歸宿和家園之感是何等地迫切,何等地熱烈,何等地痛苦!它也說明精神的歸宿是無形的,是多么不容易覓得!
?我以為,只有把愛因斯坦和諾瓦利斯有關哲學的定義匯合在一起,才能囊括宇宙人生,囊括人性中的兩大沖動:理性和非理性的,才是全部意義上的哲學。
4.下列詩句填入第⑤段畫線句,最貼切的一項是( )。(2分)
A.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B.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C.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D.心泰身寧是歸處,故鄉可獨在長安?
5.第⑧段中“諾瓦利斯定義的深刻性”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6.下列表述不屬于文中所說的“哲學活動”的一項是( )。(2分)
A.蘇東坡閱讀《莊子》時引發強烈的共鳴。
B.佛教信徒玄奘歷盡千難萬險赴天竺取經。
C.現代人走出“圍城”尋求簡樸生活方式。
D.愛因斯坦在自己的書中宣泄客居的孤寂。
7.文末的結論是如何得出的?請結合全文加以分析。(4分)
8.下面語段是否可以闡釋愛因斯坦對哲學的定義?請說明你判斷的理由。(5分)
哲學是講道理的科學。蚯蚓沒有爪牙之利,為什么能在土里鉆來鉆去?我們可以這樣來回答:“用心一也”是回答“為什么”,“環肌、縱肌”是回答“怎么樣”,前者講的是人生道理,后者講的是自然機制。從具體事例講到大道理,研究“道理之為道理的機制”就屬于哲學的范疇;與此相應,講道理的科學在某個意義上也是語言的科學。林妹妹進榮府,往東再向南,“上房五間大正房,兩邊廂房”,那是描述,不是在講道理,但講得有條有理,合乎道理。
——選自陳嘉映《哲學是什么》
(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第9—12題。(18分)
大好時光
李修文
修文老弟,我是你的艷梅大姐,打擾了。
昨天早晨,我在廚房里做飯,你跑來告訴我,你要走了,你說你一直在寫的那部劇本,名叫《大好時光》,最新一稿又被“槍斃”了。你的老板說,你寫的東西不夠美好,或者說,只有小好,沒有大好,你竟然還問我,什么是大好時光?
這個問題,我哪里能答得上來?但自從你問過了我,我還真是想起了那些早已忘了的好。我也不知道,它是小好,還是大好,也許,對于我來說,就是我的大好時光吧。
我想起的第一個好,是十九歲時去相親。先不說未婚夫,先說我妹妹。我有個妹妹,腦子不好用,我去相親她非要跟著。相完了親,未婚夫騎著車送我們回家,妹妹坐在前杠上,我坐在后座上。正好是冬天,月光下,地里的麥苗正泛著青,真是好看得很。未婚夫跟我說起了外面的世界,比如商場、外國人和他當兵的洛陽,后來,他還給我背了一首詩,這首詩,一字一句,被我記得死死的,這輩子都忘不了:“在那大海上淡藍色的云霧里,有一片孤帆在閃耀著白光,它尋求什么,在遙遠的異地?它拋下什么,在可愛的故鄉?”
這世上的事,當然不是只有好,對不對?母親病了,我把家里的稻田賣了付藥費,可母親還是死了。幸虧未婚夫寫了信來,讓我帶上妹妹去投奔他。接到他的信,我真是悲喜交加,拿出了壓箱底的一塊布,給我和妹妹分別做了一套衣服。妹妹穿上新衣服,又聽說要坐火車,歡喜得要命??匆娝谛?,我就覺得很好。
可是,我能看見的好,就到這里了。要去洛陽,火車要經過很多小縣城??斓揭粋€縣城時,火車停下了,好多人從車窗里爬出去,在鐵軌邊活動一下手腳。我一覺醒來,不見了妹妹,跳下火車沿著鐵軌瘋找,終于在鐵路橋底下的馬路邊看見她,她已經昏死了過去,怎么叫都叫不醒。
妹妹在醫院昏迷著,為了掏得起治療費,我把自己給嫁了出去,沒有去洛陽。妹妹出院時,我挺著肚子去接她。她聽說我會生一個孩子,本來蹦蹦跳跳地走著,突然就停了下來,把耳朵貼在我的肚子上。她說她想做我的孩子,叫我媽媽。你說,這樣的時候,是不是大好時光?
那個夏天,天快黑的時候,妹妹不見了。我知道,妹妹喜歡一個人跑到城外的小河邊去看螢火蟲,我就帶上兒子去找她,沒找見她。這時,一片螢火蟲從麥田里飛過來,停在兒子的頭頂上,兒子歡喜得要命,站在那里,一步都不敢動。我們兩個人,站在螢火蟲的底下,你看著我,我看著你,我突然想起了當年未婚夫背給我聽的那首詩,一字一句地,我背給兒子聽:“在那大海上淡藍色的云霧里,有一片孤帆在閃耀著白光,它尋求什么,在遙遠的異地?它拋下什么,在可愛的故鄉?”——那個夜晚,你說,是壞還是好呢?
修文老弟,我們有緣在這招待所里相識,你沒嫌棄我,叫我這服務員作大姐,我實在是感謝你。拉拉雜雜地寫了這么多,為的是勸你一句;劇本還是要寫下去,就像我,只要我還在這世上活一天,妹妹,我就要找下去。
艷梅大姐,你好!
讀完你的信,我要告訴你,那部《大好時光》早就跟我沒了關系。那以后,我還是興致勃勃地上門,唾沫橫飛地講故事,最后,門被關上,人被推出來,彎腰,低頭,撿起散落一地的劇本大綱,活成了街頭的一只喪家犬。
恰好,聽說一個朋友在黃河邊策劃一場實景演出,我便又拎著行李箱,找上了門去。那天我從渡口出來,天已經斷黑,黃河,河灘,曠野,都被無邊的漆黑給罩住了,我深一腳淺一腳走在河灘上。這時,憑空多出了一道光來,越過黃河,直直地落定在我身前。我看向黃河對庫,發現冬天的夜幕里站著一個模糊的身影,他的頭頂上,頂著一盞礦燈。雖說岸分南北,我卻有了同路人,憑借那雪亮之光,我向前狂奔了幾步,嘶吼出幾句感謝的話,他似乎應了一聲,似乎什么也沒說。
突然,就在我的身前,那束探照過來的光,對準一個所在,再不動彈。我循著那束光看過去,卻原來,是一株臘梅,好似攔路的刀客,定定地站在我的正前方。我難以置信,同路人也難以置信。我靠近了這臘梅,它跟我差不多高,開滿了黃白相間的花,虬枝聳立,一根根伸向了夜空;我去撫摸了一朵朵花,朵朵凝結著冰碴,像是刀客的兒子,早早便學會了十八般武藝。這時,對岸的人開口了,他嘶吼著問我,眼前是不是臘梅?我連聲說是,他又問我,花瓣是什么樣子的?花色是什么樣子的?我一一告訴了他,沒想到,他竟哈哈大笑,隔著夜色,隔著黃河,我也看見他雀躍起來,笑完竟扯著嗓子吼起了歌:“桃花花你就紅來,杏花花你就白,爬山越嶺找你來,啊格呀呀呆……”
歌詞里沒有梅花,但彼岸的狂喜還是確切地傳到了此岸。黃河,曠野,夜幕,隔岸的陌路人,竟然有如此機緣,在這寒夜曠野中遇見這虬枝聳立的臘梅,也許,這也可以勉強算作未婚夫背給你聽的那首萊蒙托夫的詩?
我想是的。艷梅大姐,我和你,你和別人,相逢,又走散,在草芥莽棘中,會聽到一首詩,遇見那束光,……這些時光,你要說它是大好時光,它就是大好時光。
9.“妹妹”在來信中有重要作用,請加以分析。(4分)
10.作品圍繞“大好時光”,以來信和回信結構成文,請賞析其構思之妙。(4分)
11.文中三次提及未婚夫背的那首詩,請對此加以賞析。(4分)
12.回信中的“那束光”對敘事繪人、突顯主旨有“一筆多用”之妙。請從下列《紅樓夢》的回目(也可自選回目)中選擇“一筆”,賞析其多用之妙。(6分)
第二十三回 西廂記妙詞通戲語 牡丹亭艷曲警芳心
第三十三回 手足眈眈小動唇舌 不肖種種大承笞撻
第七十四回 惑奸讒抄檢大觀園 矢孤介杜絕寧國府
(三)閱讀下面詩歌,完成第13—14題。(7分)
漁家傲
歐陽修
花底忽聞敲兩槳,逡巡①女伴來尋訪。酒盞旋將荷葉當,蓮舟蕩,時時盞里生紅浪。
花氣酒香清廝釀②,花腮酒面紅相向。醉倚綠陰眠一餉,驚起望,船頭閣在沙灘上。
【注】①逡巡:宋時俗語,一會兒。②廝釀:相互融合。
13.下列對本作品語言特點的分析,不貼切的一項是( )。(2分)
A.字無虛設,形神兼備。 B.巧用俗語,化俚為雅。
C.詞句流暢,承轉自然。 D.筆調舒緩,詞藻絢麗。
14.作品緊扣“飲酒逗樂”對采蓮女群像展開描寫,請對此加以賞析。(5分)
(四)閱讀下面文字,完成第15—20題。(19分)
趙清獻公神道碑①
蘇軾
①公諱抃,字閱道,其先京兆奉天人。移充梓州路轉運使,未幾,移益。兩蜀地遠而民弱,吏恣為不法,州郡以酒食相饋餉,衙前治廚傳,破家相屬也。公身帥以儉,不從者請以違制坐之,蜀風為之一變。窮城小邑,民或生而不識使者,公行部無所不至,父老驚喜相慰,奸吏亦竦。
②神宗即位,擢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五年,成都以戍卒為憂。朝廷擇遣大臣,遂以大學士知成都。然意公必辭,及見,上曰:“近歲無自政府復往者,卿能為我行乎?”公曰:“陛下有言即法也,豈顧有例哉!”上大喜。
③至蜀默為經略,兵民晏然。劍州民李孝忠集眾二百余人,私造符牌,度人為僧?;蛞灾\逆告,獄具,公不畀②法吏,以意決之。處孝忠以私造度牒,余皆不得死。茂州蕃部鹿明玉等,蜂聚境上,肆為剽掠。公亟遣部將帥兵討之,夷人驚潰乞降,愿殺婢以盟。公使喻之曰:“人不可用,用三牲可也。”使至,已縶婢引弓,將射心取血,聞公命,歡呼以聽。事訖,不殺一人。
④得越州。吳越大饑,民死者過半。公盡所以救荒之術發廩勸分而以家資先之民樂從焉。生者得食,病者得藥,死者得葬,下令修城,使民食其力,故越人雖饑而不怨。
⑤熙寧三年四月,除資政殿學士知杭州。杭人德公,逆者如見父母,公薨,謚曰“清獻”。
[注]①神道碑:立于墓道前記載品者生平事跡的石碑。②畀:交給、交付。
15.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破家相屬也 (2)杭人德公
16.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
(1)不從者請以違制坐之( )
A.株連 B.定罪 C.查獲 D.對質
(2)至蜀默為經略( )
A.籌劃治理 B.制定策略 C.商議謀劃 D.權衡思量
17.第④段畫線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抄寫在答題紙上并用“/”把這三處標識出來。(3分)
公盡所以救荒之術發廩勸分而以家資先之民樂從焉
18.把第①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5分)
窮城小邑,民或生而不識使者,公行部無所不至,父老驚喜相慰,奸吏亦竦。
19.下列對第②段“上大喜”的原因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治理成都戍卒之患有了最佳人選。
B.趙公與自己的執政理念不謀而合。
C.擔心不合慣例遭拒卻獲趙公應承。
D.趙公的言語體現了對自己的忠誠。
20.結合第③段內容,分析趙公為政的特點。(4分)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1—24題。(11分)
越州趙公①救災記
(宋)曾鞏
①熙寧八年夏,吳越大旱。九月,資政殿大學士知越州趙公,前民之未饑,為書問屬縣:災所被者幾鄉,民能自食者有幾,當廩于官者幾人,溝防構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幾所,庫錢倉粟可發者幾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幾家,僧道士食之羨粟,書于籍者,其幾具存?使各書□對,而謹其備。
②公斂富人所輸及僧道士食之羨者,得粟四萬八千余石,佐其費。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憂其眾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異日,而人受二日之食。憂其流亡也,于城市郊野為給粟之所,凡五十有七。能自食者,為之告富人,無得閉糶,又為之官粟,得五萬二千余石,平其價予民。為糶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為工三萬八千,計其傭與錢,又與粟再倍之。民取息錢者,告富人縱予之,而待熟,官為責其償。棄男女者,使人得收養之。
③明年春,大疫。為病坊,處疾病之無歸者。公于此時,蚤夜憊心力不少懈,事細巨必躬親。給病者藥食,多出私錢。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轉死;雖死,得無失斂埋,皆公力也。
⑤是時旱疫被吳越,民饑饉疾癘,死者殆半,災未有巨于此也。公所拊循②,民尤以為得其依歸。其施雖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雖行于一時,其法足以傳后。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樂為之識其詳,豈獨以慰越人之思,將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歲之災,推公之所已試,其科條可不待頃而具,則公之澤豈小且近乎!
[注]①趙公:趙抃,北宋名臣,號“清獻”。②拊循:撫慰。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處的一項是( )。(1分)
A.之 B.而 C.以 D.其
22.下列對第①段寫法特點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1分)
A.點面結合 B.鋪陳排比 C.設置懸念 D.以小見大
23.本文第②段與第四大題蘇軾文第④段同寫趙公救災但詳略不同,請對此加以分析。(4分)
24.清沈德潛評點:“清獻實政,得此文傳出:后之為政者,可仿而行之。”結合文意對此做評析。(5分)
三、寫作70分
25.中國傳統社會注重秩序優先于個性。秩序優先重規矩、重倫理,而個性優先重自我、重自由。隨著社會的變遷,我們如何認識“秩序與個性”的關系?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5分)1.⑴廊腰縵回 鉤心斗角 ⑵論語 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評分說明:一空1分,空缺或錯字不得分。
2.(3分)⑴ (1分)C ⑵ (2分)選C 2分 選B 1分
3.(2分)選B 2分,選A 1分
4.A(2分)選D 1分
5.(2分)揭示了哲學活動的本質。評分說明:“對象”1分,“內涵”1分。
6.D (2分)
7.答案示例:先引入愛因斯坦的定義,詮釋哲學與科學研究互為基礎的關系,再借助諾瓦利斯的定義揭示了哲學活動的本質及其與文學藝術創作等領域緊密相關,得出從理性的科學和非理性的宗教、藝術領域來定義“哲學”才能涵蓋其全部內涵這一結論。
評分說明:“哲學與科學關系”1分,“哲學活動的本質”1分,“哲學活動的豐富性”1分,概括結論1分。
8.答案示例1:語段以蚯蚓鉆土現象形象地闡釋了哲學在人生和自然科學領域如何講道理,再以黛玉進賈府的行走路線符合建筑格局和人倫差序,體現哲學借助語言藝術如何講道理,可以用來闡釋愛因斯坦“哲學是全部科學之母的定義”。
答案示例2:愛因斯坦是從廣義的角度來定義哲學概念,界定了哲學與科學互為基礎和影響的關系;陳嘉映是從狹義的角度來定義哲學,以蚯蚓鉆土的現象闡釋“道理之為道理的機制”,可以作為愛因斯坦定義的闡釋;描述黛玉進賈府的情節體現了作家創作傾向,不是在講道理,不能闡釋愛因斯坦的哲學定義。
評分說明:事例分析各1分,闡釋道理各1分,表明觀點1分。
9.答案示例:來信敘述了妹妹相親跟著、穿上新衣服和“想叫我媽媽”這些“好”,以及妹妹昏迷、走失等“不好”,展現了好與壞相隨是生活常態,刻畫了為照顧妹妹愿付出、能擔責的姐姐形象。
評分說明:“不好”“好”分析各1分,作用分析2分。
10.答案示例:作品圍繞“什么是大好時光”選材組材,來信回憶了相親聽詩、母親病死、妹妹意外等生活中的壞與好;回信詳寫“我”與陌生人因一束光邂逅而開懷,借助書信對話呈現人生困境中的溫馨,給出了懂得珍惜彼此、品味美好就是大好時光的答案。
評分說明:取材分析各1分,作用2分。
11.答案示例:詩來自于艷梅相親時的美好印記,再呈現于與兒子共享螢火蟲的好時光,如同“我”與陌生人共賞臘梅的美好,啟示我們“好時光”來自對人性溫情、自然之美的細膩感受,突顯生活的詩意帶給人超越困境的力量。
評分說明:對三次詩分析各1分,給滿2分為止;效果分析2分。
12.第二十三回答案示例:寶黛共讀西廂這一筆,描述寶玉在桃樹下相邀黛玉共讀西廂,巧借張生之語向黛玉表白,黛玉看似惱羞成怒實則正中下懷,展現了黛玉聰慧、敏感的個性,寶黛愛情由朦朧試探進而彼此印證,引入《西廂記》歌頌純真愛情,突顯反對封建禮教束縛人性的主旨。
第三十三回答案示例:寶玉挨打由金釧投井、琪官逃走、賈環誣告、待客不周等多因導致,寶玉被痛打后被勸阻展現了寶玉受父親專制管教、賈母溺愛、母親袒護的教化環境,塑造了專制的賈政、叛逆的寶玉等形象,突顯出賈府父子人生觀、嫡庶利益的沖突,寶黛感情由舊帕定情發展到心心相印的新階段。
第七十四回答案示例:抄檢大觀園事件由傻大姐撿到繡春囊引起,反映出榮國府管理上的紕漏,邢夫人幕后慫恿,王善保家的推波助瀾,王夫人坐鎮指揮,鳳姐掛帥出征,揭示出榮寧二府的矛盾,展現了賈府及大觀園女子的眾生相,預示了她們或死或出家的命運,拉開了賈府家族“樹倒猢猻散”的序幕。
評分說明:原因1分,過程1分,情節、環境、人物及其關系各1分。
13. D (2分)
14.答案示例:上闋以“聞”“敲”起筆引出女伴相訪,姑娘們以荷葉作杯,推杯送盞之間歡聲笑語,花氣酒香與人面桃花相融,繼而醉眠樹陰任船漂蕩,驚覺船擱沙灘,由動而靜,聲、影、味、色交錯描摹,生動刻畫了活潑、頑皮的采蓮女群像。
評分說明:過程分析2分,描寫手法分析2分,效果分析1分。
15.(2分)⑴ 連接,連續 ⑵感謝恩惠,感激
16. B A
17.答案示例:公盡所以救荒之術/發廩勸分/而以家資先之/民樂從焉
評分說明:標識三處以內的,標對一處給1分;標識四處以上的,最多給1分。
18.答案示例:(益州治下的)荒僻偏遠小城,有人一輩子都沒見過轉運使,趙公巡行管轄之地沒有一處沒到過,(所到之處)老百姓欣喜異常都感到安慰,奸邪官吏也感到害怕。
評分說明:“窮城小邑”“民或生而不識使者”“公行部無所不至”“父老驚喜相慰”“奸吏亦竦”為5個點,1點1分。
19.B (3分)
20.答案示例:寬政明斷,處理李孝忠一案,只懲治首犯,不擴大打擊面;仁厚愛人,征討蕃部,結盟時對方要殺人取血,趙公主張用三牲,救了婢女的命。
評分說明:每點2分,為政特點概括與分析各占1分。
21. C (1分)
22. B (1分)
23.答案示例:本文第②段以精準的數字詳實記錄了趙公的救災措施和災民受益情況,展現趙公心系災民之德與救災之效,達到“記”敘事寫人的目的;蘇軾的“神道碑”目的是記頌趙公生平功業,“救災”只是他一生功業的一部分,由此第④段只概述了他救災措施及成效。
評分說明:寫法分兩點,各1分;選材1分,意圖1分。
24.答案示例:評點對曾鞏文章的傳播作用和趙公執政的影響意義評析中肯:曾鞏基于調查,詳實記述了趙公越州救災的事跡,傳揚了這位執政者勤政愛民、治事有方的才德與業績,為官吏理政提供了一個學習的榜樣,即為官要以人為本且體恤入微,為政要先事為計、慮事周全、親力親為、舉措有序。
評分說明:對評點的回應1分,文章傳播,為政影響分析各2分。
25.(70分)作文評分參考標準
一類卷(63-70分),基準分67分
能準確把握題意,主旨明確,選材恰當,內容充實,思想健康,感情真實,結構完整,層次分明,語言流暢。
二類卷(52-62分),基準分57分
符合題意,主旨較明確,選材較恰當,內容較充實,思想健康,結構完整,語言通順。
三類卷(39-51分),基準分45分
基本符合題意,立意一般,選材尚恰當,內容尚充實,感情尚真實,結構基本完整,語言基本通順,偶有語病。
四類卷(21-38分),基準分29分
偏離題意,立意或選材不當,主旨不太明確,內容單薄,結構不夠完整,語言欠通順,語病較多。
五類卷(20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項即為五類:脫離題意;文理不通;全文不足400字。
說明:(1)未寫題目扣2分。(2)錯別字1個扣1分,至多扣3分。(3)標點錯誤多,酌情扣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