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2022屆高三三模測試語文試卷及答案
2022-05-15 16:18鹽城市2022屆高三年級第三次模擬測試
語文試卷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文藝本來就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文藝表達的最高境界就是文化表達,而文藝家只有擁有了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才能夠將文化作為自己創作的追求。優秀的文藝作品不但能夠傳承文化,將人類文明發揚光大,而且能夠參與文化的創造?!对娊洝分皇且皇资自娮??不是,它同時創造了詩經文化?!短m亭集序》只是一篇序言?只是一幅書法作品?不是,它是對生命的發現,對自然的禮贊,對宇宙的敬畏。漢代的石雕是漢代磅礴大氣的象征,而元四家的山水則是典型的文人隱逸文化的代表。這些經典都超越了有限的題材與主題,在文化層面創造價值,構建精神。所以,在文藝創作中,不管你從哪兒出發,也不管你將鏡頭與畫筆對著什么,你是否有文化追求將決定你創作的高低。
文化表達是文藝創作的最高境界,這樣的境界看上去似乎難以達到,其實并不難,因為文化無處不在。對文藝作品來說,它的文化是主客觀結合的產物,既是對既有文化的開掘、整理、發現與表現,又是文藝家自己對具體文化的理解與創造。羅中立的油畫《父親》,畫面內容并不復雜,題材可以說再簡單不過,但是,它卻深深地征服了觀眾,原因就在于它的情感,它的文化的力量。作品通過精湛的油畫語言將父親塑造成了中國父親的形象、中國農民的形象,它包含著中國傳統的親情化、農業文化和勞動文化。在特定的時代,羅中立將自己對父親、對傳統農耕文明的理解寄托在作品中,使一幅肖像畫超過了人們的接受期待,進入到了深沉厚重的文化氛圍之中。這類人們耳熟能詳的例子無不說明,藝術需要文化,藝術更要表現文化,而對自己所要表現的文化的自覺與自信無疑會使文藝創造具有更大的力量。
文化的文藝表達主要是通過形象的塑造來達到的,文藝作品典型人物一定是具有文化內涵的,甚至是某一種文化的代表。人物形象的意義是豐富的,這豐富的形象意義常常包含了文化的內涵。電視連續劇《覺醒年代》是近期文化自信相當鮮明的作品。劇中人物的沖突同時也是社會沖突與文化沖突。它再現了上世紀初中國的歷史風云,重新敘述了那個時代許多重大的事件,復活了那個時代許多叱咤風云的人物。更為重要的是,它以影視劇的話語,生動而清晰地勾勒出了那個時代文化思潮發生演化的軌跡,晚清啟蒙文化的萌芽,城外文化的第進,傳統文化的再生,等等,那是一個文化激烈碰撞的時代。從《新青年》的創刊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這不僅僅是歷史時序的呈現,更是中國現代文化的歷史進程,是中國早期文化人為建立現代民族國家進行思想探索的鳳凰涅槃?,F在,我們可以看出來了,不僅是與《覺醒年代》同題材的作品,還有許多重大歷史與現實題材作品,之所以不盡如人意,就在于忽視了文化的存在,沒有能夠把歷史與現實發生的文化上的必然性表現清楚。明白了這些,也就同時明白了《覺醒年代》作為電視劇的藝術創造,從人物角色的塑造、場景的設計、情節的安排直到細節刻畫與氣氛的渲染,乃至隱喻與象征手法的運用,都無不彰顯著文化的光輝。
因此,說到底,文藝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在表現文化,文藝的繁榮一定是文化的繁榮,而文化的自信更是藝術創造的巨大推力。
(摘編自汪政《文化自信與文藝創造》,有刪改)
材料二:
某平臺將即將上線的21部紀錄片分為“人間”“萬象”和“煙火”三個板塊。
“人間”板塊,鏡頭對準形形色色的人與人生?!度松诙巍酚涗浀氖钱敶袊巳绾卧谀婢持兄貑⒚\的真實故事。僅是一小段預告片花,濃郁的時代價值與人文關懷呼之欲出,不少網友留言“列入必看清單”。
“Z世代是文化自信的一代?!边@一論點已得到過各種證明。新的紀錄片《舞臺上的中國》,記錄的主角都是中國的舞臺藝術家們,包括民樂、戲曲等中華傳統文化,解說旁白卻使用了英語,片花里幾個驚鴻一瞥的鏡頭亦是傳統藝術與當代表演、創新科技的有機結合,一則中華傳統文化在當代綻放生機的中國故事呼之欲出。
“萬象”板塊里,自然、科學、科幻、視野都是關鍵詞?!侗娚裰亍吩袊毺氐臉O致地貌,探尋人類、動物與大自然的和諧共生;《未來奧德賽》-當下唯一一部以劉慈欣科幻宇宙為題材的天文科普紀錄片;《心靈密碼》解密人心深處,有著心理學實驗性質。事實上,紀錄片走俏的背后,更廣泛的語境便是學習和知識類視頻在年輕人中“紅透半邊天”。較之以往年輕人常把上網當作娛樂消遣,現在的他們傾向于上網學習、感受世界、追求精神的充實。
而在“煙火”板塊里,《川味4》《人生一串3》《奇食記2》等,從片名到內容都是帶有溫度的日常視角,都切中普通人對生活的熱愛。
紀錄片是一種有著深厚歷史積淀的內容形態。從影像誕生之初開始,它就在記錄著這個世界所有的現象、故事和文化,是人類文化寶庫不可或缺的寶貴產?,F在,1.3億乃至更多的中國當代青年,用自己迭代的文化審美推動著新時代紀錄片的創作-我們需要的,是文化自信、時代價值、日常煙火等多維"在場"的中國故事。
(摘編自王彥《從娛樂化到知識化,屬于Z世代的紀錄片黃金時代來了!》,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只要將文化加以文藝的表達,就能創作出成功的文學作品。
B.一部偉大的文藝作品,一定是能夠超越有限的題材,參與到文化的創造中去的。
C.世代年輕人比以前的年輕人更傾向上網學習,紀錄片是他們的主要學習途徑。
D.新時代的紀錄片是兼具文化自信、時代價值、日常煙火三方面要素的文藝作品。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蘭亭集序》能夠流傳千古,不僅因為王羲之高妙的書法,還因為文章當中對生命對自然、對宇宙的發現、禮贊和敬畏。
B.《覺醒年代》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主創團隊重視了文化的存在,能夠將歷史事件背后文化上的必然性表現清楚。
C.《舞臺上的中國》的解說旁白使用英語,使得一則中華傳統文化在當代綻放生機的中國故事呼之欲出,顯示出Z世代的文化自信。
D.由“煙火”板塊中《川味4》《人生一串3》《奇食記2》等紀錄片的名稱,可推斷出該板塊側重表現日常生活中的美食文化。
3.下列選項中不能作為論據證明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3分)
A.《楚辭》不僅僅是一首首歌,它同時也創造了楚辭文化,為歷代文人提供了心靈棲息之所和永遠的精神家園,是我們民族精神和靈魂的重要組成部分。
B.《紅樓夢》能成為經典,主要在于它塑造了眾多典型的人物形象,不同身份,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無不個性鮮明又無不是一個個差異性的文化符號。
C.小提琴協奏曲《梁?!肥菛|方愛情文化的音樂詮釋,這種詮釋離不開作曲家對故事原型、社會環境的認識,也離不開作曲家的生命觀、愛情觀和倫理觀。
D.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充分利用線上傳播渠道走出國門,初步在海外市場營造出“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效果,有助于增進世界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
4.材料一采用了怎樣的論證結構?請簡要分析。(4分)
5.2016年,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在某視頻網站上線,短短幾個月就收獲了數百萬的播放量,片中幾位文物修復師成了年輕人尊敬又喜愛的“網紅”。請結合材料分析這一現象背后的原因。(6分)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秤砣
阿來
還在故事起始處,秤和主人就已經蒼老了。
秤本來是頭人家的。解放了,剝削階級的財產要被沒收。頭人家的兩桿,大的一桿,歸了生產隊;小的這一桿,就到了現在這主人的手上。
這秤過去在頭人家里稱過金銀、寶石與鹿茸。到了他的手里,也就是村民之間互相倒換救急的茶葉鹽巴之類的東西了。秤的新主人沒有因此抱怨過,他說:“越是這樣,就越是要公平啊?!?/span>
有一天,他把秤固定在他家東南向的窗戶跟前,每天一個固定的時候,太陽光會透過窗戶照射到屋子里,他把秤桿水平狀態的投影刻在了墻上。以后,有人再要淘換東西找他過秤,就一定得是晴天,一定得是最早的陽光投射進他們家窗戶的那個時候。他這么孜孜以求一桿秤的公平,人們雖然不以為然,但還是不想冒犯他。久而久之,面對這樣一種儀式,前來稱量東西的人也會生出非常虔敬的心情。
那時,工作組進村來都是駐到村民家,秤砣家也駐進一個年輕人。年輕人在會上大講秤砣如此這般地使用一桿秤,對于破除小農經濟思想具有多么多么重要的作用?;氐郊依?,他那張嚴肅的臉顯得更嚴肅了,他說:“工作同志,以后,你不要再講我這桿秤了,弄得人家都來笑話我?!?/span>
“你為了堅持原則不是從來不怕人說三道四嗎”
“我做的我受。不要因為別人說我的好話,來讓別人笑話我?!?/span>
年輕人當時就無話可說了。接著,秤砣有些艱難地開口了.“工作同志,你是不是還欠我糧票?”
“我欠你糧票?”小伙子驚得差點蹦起來。
按秤砣的算法,小伙子真的差他糧票。差多少?三兩。工作組住在農民家里,每天要向主人交五毛錢,一斤二兩糧票。十天半月,就跟主人家算一次賬。其實不是小伙子少交了糧票,而是秤砣算錯了賬。算錯賬的根子還在那桿寶貝秤上。
第一次算賬,秤砣就發現他少交了二兩,但他沒有說話,他不好意思把這么小的事說出來,更怕會讓對方感到尷尬。第二次,又少了三兩,他繼續隱忍不發。第三次,對上了。他想,年輕人已知錯了。但是,小伙子在會上夸夸其談,太多的好話讓他成了別人的笑柄,他并不想從任何一個地方得到表揚,他只是覺得,這么一桿秤落在自己手里,那他就要像一桿秤的主人。一桿秤讓他獲得了人們的尊敬,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不要失去這份敬意。這個年輕人讓他成為了笑柄,他很生氣,又找不到表示自己不高興的有力方式。于是,他終于忍無可忍把這個不公正的甚至關涉到人性中貪欲的事情說了出來。
糧票的數量很少,但關乎一個人的品格,特別是當一個人把很小的東西賦予很多崇高意義的時候,這絕對不是一個小問題了。
“我怎么會差你糧票?”年輕人又算了一遍,更加肯定自己是正確的。
秤砣堅定地說:“告訴你吧,我在心里都算了一百遍了?!?/span>
“那把你的算法讓我聽聽看?!?/span>
他就算了一遍。那個年輕人驚叫起來:“什么,你說一斤是十六兩?”
秤砣把年輕人拉到那桿秤前,指著秤桿上一枚枚金花,一一數來。年輕人明白過來,也不想解釋現在的秤早已是十兩一斤了,就大笑說:“對,對,我馬上補給你三兩糧票?!?/span>
秤砣露出滿意的神情:“你這個孩子,誰要你還幾兩糧票。我只是要你不要算錯了賬?!苯又?,秤砣改換了話題:“好了,我要到鎮上去一趟,用豆子換些大米?!?/span>
秤砣就帶著豆子,還有他那桿秤上路了。他的心情很好,他想,這也不是個不學好的年輕人。而今天,自己已經給這個年輕人很好的教訓了。秋天的太陽把地上的一切都曬得暖洋洋的。他一步步走過那些干凈的溫暖的石頭,草叢,木橋,穿過落盡了葉子的樺樹投在地上的稀疏的影子,那些豆子在袋子里互相輕輕碰觸著發出愉快的聲響。真的,秋天里,世上的一切事物都顯得那么干凈,那樣的從里至外,閃閃發光。
換完豆子,他來到了鎮上的人民食堂。他點了肉菜,還點了三兩米飯。算賬的時候,麻煩出現了。在他一斤十六兩的盤算里,人家該找他十三兩糧票。但他點了三遍,人家居然只找了他七兩。于是,就起了爭吵??礋狒[的人們圍攏過來,聽清事情原委,相繼大笑。
秤砣拿出了他的寶貝秤,沖到柜臺跟前,一聲一聲數那老秤桿上的金色星星。數到十六的時候,他頭上汗水都出來了。但人們爆發出了更大的笑聲。血轟轟地沖上了頭頂,他狂吼一聲掀翻柜臺,舉起秤就往那收款員身上砸去。沒抽到幾下,細細的秤桿就折斷了。于是,他舉起了那個光滑油膩的秤砣,砸在了那家伙掛滿自以為是的表情的臉上。直到警察出現,叫人把那滿臉血污的家伙送到醫生那里,他才慢慢清醒過來。
有人把一桿新秤拿到他面前,給他細數上面的金色星星。是十顆,而不是十六顆。警察忍住了笑說:“跟我們走,秤早就是十兩一斤了?!?/span>
秤砣就舉著自己的秤給警察押著往派出所去了。他突然說:“我多要了他三兩糧票?!?/span>
“你說什么?”
“那這個年輕人為什么不告訴我?”
然后,他舉起了那個秤砣,對準自己的額頭重重拍了下去,然后,就晃晃悠悠地倒下了。當然,他沒有死成。只是從此再也不給人稱秤,也不學得能給什么人主持公道了。
從此,他就是機村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老人了。后來,人們也就將秤砣這個稱呼給慢慢淡了。
(有刪改)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秤砣為村民們稱一些不太值錢的家常東四卻從不抱怨,反向覺得“越是這樣,就越是要公平”,他對公平的不懈追求也漸漸感染了大家。
B.年輕人明知秤早己是十兩一斤了,卻沒有向秤砣指出來,反而認錯補交糧票,表現了他性格和善,為人大度。
C.經歷了多收糧票、砸傷收款員等事件后,秤砣覺得自己不再具有為人主持公道的資格,他也變成為一個普通的老人。
D.本文主人公擁有村里唯一的一桿秤,村民淘換東西都仰仗他稱重,因而敬稱他“秤砣”后來秤斷了,人們也就不再這樣稱呼了。
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一開始就交代“秤和人就已經蒼老了”,不僅為后面的情節發展作鋪墊,也暗示了人物命運變化與他的“蒼老”有關。
B.文中采用夸張筆調描寫秤砣一定得是晴天最早的陽光投射進窗戶才背稱東西的細節亦莊亦諧,生動表現了秤砣追求“公平”的癡迷狀態。
C.在人民食堂,圍觀者的陣陣哄笑讓秤砣很丟臉,從而刺激他拿秤砣砸傷收款員,此處情節的發展自然真實,符合人物的性格邏輯。
D.小說講述了一個鄉下老人的平凡小事,卻蘊含著深刻的主旨:一個有信仰的人,不要因為挫折和錯誤而放棄堅守,唯有執著方能不凡。
8.從人物刻畫和情節安排的角度看,畫線文字起到什么作用?(4分)
9.小說中秤砣這一人物既有悲劇性也有喜劇感。魯迅在《再論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說:“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闭垖Τ禹壬砩稀坝袃r值的”一面和“無價值的”一面分別作簡要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康定元年春正月,元昊寇延州。延州當夏人出入之沖地闊砦疏土兵寡弱又無宿將知延州范雍聞元昊至懼甚八月,詔范仲淹兼知延州。先是,詔分邊兵總管領萬人,鈐轄領五千人,都監領三千人,寇至御之則官卑者先出。仲淹曰:“將不擇人,以官為序,取敗之道也?!庇谑谴箝喼荼?,得萬八千人,分六將領之,日夜訓練,量賊眾寡,使更出御。敵人聞之,相戒曰:“無以延州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數萬甲兵,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贝蠓?,蓋指雍也。慶歷元年春正月,帝以元昊勢益猖獗,遣翰林學士晁宗慤即陜西問攻守之策,夏竦等具二說,令副使韓、判官尹洙詣闕奏之。帝取攻策,執政以為難,杜衍亦曰:“徼幸成功,非萬全計?!钡鄄宦?,詔鄜延、涇原會兵,期以正月進討。范仲淹言:“正月塞外大寒,我師暴露。不如俟春深,賊馬瘦人饑,其勢易制。且鄜延乃西羌必由之地,第按兵不動,以觀其釁,許臣稍以恩信招徠之。不然,情意阻絕,臣恐偃兵無期矣,乞留鄜延一路,以備招納?;驌窭M城廢砦,以牽制元昊?!钡蹚闹?。時元昊遣延德還延州與范仲淹約和,仲淹自為書貽元昊,備陳利害。三月,元昊答范仲淹書,語極悖慢,仲淹對來使焚之。呂夷簡語宋庠曰:“人臣無外交,希文乃擅與元昊書,得其書又焚不奏,他人敢爾邪!”時朝廷命仲淹陳對,仲淹奏曰:“臣始聞敵有悔過之意,故以書誘諭之。會任福敗,虜勢益張,故復書悖慢。臣以為使朝廷見之而不能討,則辱在朝廷,乃對官屬焚之,使若朝廷初不知者,則辱專在臣矣,故不敢上聞?!弊嘞聝筛沧h,宋庠遽曰:“仲淹可斬!”杜衍曰:“仲淹志在招叛,蓋忠于朝廷也,何可深罪?!睜幹趿?。宋庠謂夷簡必有言助己,而夷簡黙無一語。上顧問夷簡何如,夷簡曰:“杜衍之言是也,止可薄責而已?!蹦私抵傺椭?。
(選自《宋史紀事本末·夏元吳拒命》)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項是(3分)
A.延州當夏人出入之沖地/闊砦疏/土兵寡弱/又無宿將/知延州范雍聞元昊至/懼甚/
B.延州當夏人出入之沖/地闊砦疏/土兵寡弱/又無宿將/知延州范雍聞元昊至/懼甚/
C.延州當夏人出入之沖/地闊砦疏/土兵寡弱/又無宿將/知延州范雍聞元昊/至懼甚/
D.延州當夏人出入之沖地/闊砦疏/土兵寡弱/又無宿將/知延州范雍聞元昊/至懼甚/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康定元年”與姜夔《揚川慢》小序中“淳熙丙申至日”紀年法一致。
B.“執政”在北宋是某些高級管員的通稱,他們有參議國家政事的權力。
C.“希文”是范仲淹的字,古人稱呼別人時,一般稱字以示禮貌、尊敬。
D.“耀州”的“州”是北宋的行政區劃單位,大致相當于現在的地級市。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延州之前是按官位的高低決定抗擊賊寇的出兵順序,范仲淹改變了這樣的做法,根據敵情,統籌安排六路兵馬。
B.面對元昊猖獗行為,皇上聽從杜衍建議決定立即出兵,在范仲淹從天氣、地形等方面分析形勢后,才打消念頭。
C.在夏元昊派高延德到延州與范仲淹約定和談后,范仲淹親自寫信給夏元昊陳述戰與和的利害關系,不久,收到回信。
D.選文記載了范仲淹鎮守延州時的典型事件,使得范仲淹用兵有方、富有智謀、敢于擔當的形象躍然紙上。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且鄜延乃西羌必由之地,第按兵不動,以觀其釁,許臣稍以恩信招徠之。(4分)
(2)會任福敗,虜勢益張,故復書悖慢。(4分)
14.對范仲淹擅自與夏元昊通信的行為,呂夷簡的前后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15~16題。
賀新郎①
劉過
老去相如倦。向文君、說似而今,怎生消遣。衣袂京塵曾染處,空有香紅尚軟。料彼此、魂銷腸斷。一枕新涼眠客舍,聽梧桐、疏雨秋聲顫。燈暈冷,記初見。
樓低不放珠簾卷。晚妝殘、翠蛾狼藉,淚痕凝面。人道愁來須殢②酒,無奈愁深酒淺。但托意、焦琴紈扇。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楓葉俱凄怨。云萬疊,寸心遠。
【注】①光宗紹熙三年,劉過三十九歲去寧波參加鄉試未中,邂逅年老商女,寫此詞相贈。②殢:沉弱。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詞的開頭以相如、文君之典寫自己與商女的窮途邂逅,暗含了對當前情景的自嘲。
B.詞中既有對往昔帝京倚紅偎翠生活的虛寫,也有對眼前秋風秋雨梧桐實景的描寫。
C.詞人用“珠簾”“晚妝”“翠娥”等細節,寫出“初見”時商女雅致的生活情趣。
D.詞的最后兩句將自己心中的積郁借萬疊之上的云山來抒發,凄咽中翻出激昂異響。
16.有人認為“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楓葉俱凄怨”兩句雖是化用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但又翻出新意。你對此如何理解?(6分)
(三)名句名篇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司馬遷《報任安書》中“ , ”兩句闡明了屈原創作《離騷》的緣由。
(2)杜甫《客至》中“ , ”兩句,質樸誠懇地表達了待客不周的歉意。
(3)古詩文中出現的植物常和文人的志趣有關。歸有光“ ”使得“舊時欄楯,亦遂增勝”;陶淵明的隱居環境雖“三徑就荒”,但“ , ”。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記者:(① )?
導演:小劇場戲曲利用特有的空間規模和舞臺技術,拉近甚至 了"舞臺"和"觀眾席"之間的距離,把燈光、音響、舞臺裝置、演員和觀眾共同納入到“戲劇空間"之中有選擇地排列組合,打造出一種全新的劇場效果。
記者:(② )?
導演:小劇場戲曲的觀演模式,要求我們相關的從業人員進行"自我改良"。演員需要根據空間規模調整表演幅度和表現分寸,并做好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的心理準備和應對預案;導演和其他舞臺調度人員呢,則要 ,既要充分開發小劇場的空間能量,又要尊重戲曲舞臺藝術的傳播規律,不濫用技術,不炫耀技巧,探索符合小劇場戲曲風格的舞臺呈現方式。
記者:(③)?
導演:小劇場戲曲近幾年的發展生態持續向好,但優秀作品的數量并沒有隨之 很多劇目只在展演時 ,之后便雁過無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在劇本創作上沒有做到“量體裁衣”,無法形成對小劇場戲曲觀眾的吸引力造成的。
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3分)
A.取締 因地制宜 青云直上 煊赫一時
B.取消 因地制宜 水漲船高 縣花一現
C.取締 就地取材 水漲船高 縣花一現
D.取消 就地取材 煊赫一時 青云直上
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在劇本創作上沒有做到“量體裁衣”,無法形成對小劇場戲曲觀眾的吸引力。
B.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劇場戲曲在劇本創作上沒有做到“量體裁衣”,無法形成對觀眾的吸引力造成的。
C.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在劇本創作上沒有做到"量體裁衣”,無法形成小劇場戲曲的吸引力。
D.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劇場戲曲在劇本創作上沒有做到“量體裁衣”,無法形成對觀眾的吸引力。
20.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出記者的提問語句,每句不超過20個字。(6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發現一個新的企鵝種群本應該讓生物學家感到高興, ① 。西班牙自然科學研究員巴爾沃薩警告說:"新發現表明了該地區氣候變化的顯著影響。"這個新種群是一個巴布亞企鵝種群,位于偏遠的安德森島,這是這種企鵝首次出現在南極半島的最東部。
國際綠色和平組成員卡森說:"與逃離南極寒冷和冰凍的陸地、水域的其他種類企鵝不同,巴布亞企鵝正在向南繁衍,而這正是海冰消減的生物證據?!?nbsp; ② ,僅在這個遙遠的區域發現過零星的巴布亞企鵝巢穴,但現在研究人員已經在安德森島上發現了一個由75只巴布亞企鵝組成的種群。
南極半島是地球上升溫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過去50年升溫了3攝氏度。"這是發生在我們眼前的氣候危機。"卡森說??茖W家們指出,企鵝和鯊魚及軟體動物能對氣候變化提供早期預警。
巴布亞企鵝的遷移是適應氣候變化的一個例子,但并非 ③ 。不久前的一次南極探險活動發現,象島上的帽帶企鵝種群已經崩潰。"由于氣候變化導致磷蝦數量減少,南極半島上的帽帶企鵝數量也隨之大幅減少。"巴爾沃薩說。
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
22.請用擬人手法為這則新聞擬一個恰當的標題,不超過15個字。(2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1922年5月5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關懷、指導和幫助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市東園隆重開幕。2022年,是中國共產黨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
回望百年,青春向黨。憶往昔,張太雷、惲代英、蔡和森、鄧中夏……一批批先進青年櫛風沐雨,負重奮進,用青春熱血開創青年團新陣地;看今朝,“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邊防英雄陳祥榕、“北京明白”的航天人高健、“我的眼睛就是尺”的運動員王濛、“穿上防護服,我就不是孩子了”的援鄂護士劉家怡……一批批當代青年牢記使命,砥礪前行,以堅實步伐追逐新時代中國夢。
為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當代青年與時代發展論壇”即將舉行,你受邀作為全市學生團員代表參會,發表以“負重前行”為主題的演講。請完成一篇演講稿。
要求:結合材料內容完成寫作任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及評分細則
1.B
2.C
3.D
4.全文采用總分總的結構。第一段提出觀點:文藝創作要有文化追求;主體部分分別從創作主體和形象塑造兩個方面展開論述;最后小結全文,強調觀點。(共4分。每點1分)
評分細則:
三個部分的表述言之成理即可得分,比如:
第一段的觀點也可表達為:文藝家要將文化當作自己的創作追求;或者是否有文化追求決定創作的高低等;
主體部分也可表達為:文藝作品既是對既有文化的開掘、整理、發現與表現,又是文藝家對具體文化的理解和創造等;
最后一段也可表達為:再次強調,文藝創作要追求文化表達,文化自信更能推動文藝創作,總結全文等。
5.①學習和知識類視頻大受當代年輕人歡迎;②作品蘊含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力量征服了觀眾;③作品從普通人的層面講述鮮活的中國故事。(共6分。每點2分)
評分細則
可以按照答案,從受眾、內容、講述方式等角度去答,也可從青年人、作品內在價值、文物修復師三個角度去答:①青年人喜歡上網學習、感受世界、追求精神充實;②紀錄片有著深厚歷史積淀,有文化內涵,體現文化自信,時代價值、人文關懷等;③文物修復師切中普通人對生活的熱愛。(每點2分)
6.D
7.D
8.干凈明亮的環境烘托出秤砣敞亮的心境,豆子的聲響外顯出他愉快的心情;為下文激烈的矛盾沖突蓄勢,形成情節的張弛起伏。(共4分。每點2分)
評分細則:
第一點答到環境描寫對人物心情的作用即可,心情答成“好心情”、“與年輕人爭論取勝后的心理優勢”、“得意的心情”等亦可。
第二點中答到“蓄勢”、“張弛起伏”等任意一點即可得2分。
9.“有價值的”:執著追求公平;珍視愛惜名譽。
“無價值的”:守著一桿過時的秤,落伍于時代;在小事上過于較真,狹隘偏執。
(共6分。每點2分,答對3點即可)
評分細則:
“無價值的”一面中,“落伍于時代”處,答成“迂腐守舊”等亦可;另:答到“過于愛面子”等也可得2分。
答案錯位不得分,閱卷時要關注學生的具體表達。
10.B
11.A
12.B
13.(1)況且鄜延是西羌的必經之地,只要我們按兵不動,來觀察對方的破綻,請容我逐步用恩德信義招降他們。(共4分)
評分細則:
“乃”,“是、為”等;“必由之地”,“必經之地、一定路過的地方”等;
“第”,“只要、只管”等;
“以”,“來”;“釁”,“破綻、漏洞”等;
“稍”,“逐步、逐漸”等;招徠,“招納、招攬”等。
一句1分,有錯則該句不得分;意對即可,共4分。
(2)恰逢任福戰敗,敵人的氣勢更加囂張,所以回信傲慢。(共4分)
評分細則:
“會”,“恰逢、恰巧”等;
“益張”,“更加囂張、更加猖狂、更加猖獗”等;
“故”,“所以、因此”等;“復書”,“回信”等;“悖慢”,“傲慢、違逆不敬、背理傲慢”等。
第一句1分,第二句1分,有錯則該句不得分;第三句2分,錯一處減1分,減滿2分為止;意對即可,共4分。
14.起初認為范仲淹行為失格(1分);后來體悟他的忠誠之心,同意輕責(2分)。(共3分)
評分細則:
第1點只要能答到否定范仲淹的行為這層意思即可得1分;
第2點答出理解范仲淹對朝廷忠心之意得1分,答出輕責、薄責等得1分。
15.C
16.《琵琶行》中的兩句側重描寫送別時的蕭瑟之景,渲染了凄涼的氛圍;(2分)而本詞化用的兩句側重表現詞人害怕聽到琵琶曲引發愁緒的內心狀態;(2分)并將荻花楓葉擬人化,使感情的表達更進一層。(2分)(共6分)
評分細則:
第1點答出《琵琶行》兩句的側重點得2分;
第2點答出本詞兩句的側重點得2分;
第3點寫出擬人修辭得1分,作出分析且恰當得1分。
如果僅翻譯這兩句詩,可酌情給分,最多不超過2分;如答“沒有新意”可酌情給分,最多不超過3分。
17.(1)屈原放逐 乃賦《離騷》
(2)盤飧市遠無兼味 樽酒家貧只舊醅
(3)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 松菊猶存(共6分。每空1分)
評分細則:有漏寫、錯寫則該空不得分。書寫要求從緊。
18.B
19.D
20.示例:①小劇場戲曲有什么特點?②小劇場戲曲對從業人員有哪些要求?③小劇場戲曲的發展面臨什么問題?(共6分。每點2分)
評分細則
①小劇場戲曲1分。特點、劇場效果、獨特優勢等關鍵詞1分。
如果答:“請問什么是小劇場戲曲?”“能否向我們介紹一下小劇場戲曲?”等可考慮給1分。
②從業人員,1分。要求,1分。
如果對象寫成演員或導演有什么要求,1分。
如果寫到從業人員,未及“要求”的1分。
其他酌情給分。
③寫到發展,1分。寫到問題、困境、瓶頸等1分。
如果寫到:“小劇場戲曲的優秀作品偏少是什么原因?”得1分。
如果寫到:“小劇場戲曲的發展(現狀)怎樣?”得1分。
其他:
不是疑問句,一律不得分;
字數超過,則該點在原得分基礎上減1分;
稱呼、請問等禮貌用詞不作統一要求。
21.①但現實卻不是這樣;②在這一發現之前;③所有企鵝都能如此。(共6分。每點2分)
評分細則:
①無轉折不得分。說到“現實”或“事實情況卻讓人憂慮″亦可。
如果答:“但結果卻相反”,最多得1分。因為這不是相反,而是一種因擔憂而沒法高興得起來。
②要有“之前”“以前”“這以前”“在此之前”一類表時間的詞。不是表時間的短語不給分。
③沒有“所有”“都”一類詞扣1分。
其他:
字數超過,則該點在原得分基礎上減1分。
22.氣候變化迫使南極企鵝“流亡”。(共2分。標題涵蓋主要信息“企鵝遷移”1分,運用擬人修辭1分)
評分細則:
①對象:氣候變化和企鵝遷徙等大致內容,1分。擬人修辭,1分。
②文本大致內容可酌情,有彈性,但必須是文本主體內容。
③擬人修辭要考究。用到搬家、流浪、攜手出走、集體出逃等詞算合格,
④引號不做要求。
⑤字數超過,在原得分基礎上減1分。